第六十回 集文录与武学的兴起
文天祥闻言神色不变的说道:“敢问陛下,诸子百家学说以何家为首?”
“文爱卿。”徐泽微笑道:“朕的意思是让你把这些学说加以归纳总结,你可以把他编成一本书,选取百家学说的精华部分,分类的加以注释,就象徽宗皇帝时,命黄裳编的道藏一样,一人之力毕竟是有限的,你可以在翰林院去找些人来一起编纂,以后这本书就是朝廷开科取士的范围,天下的读书人都必须读这本书。文爱卿,你的责任不轻啊!”徐泽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责任不轻,但报酬也是不可估量的。文天祥要是把这件事给办成了,自己就会被天下的读书人奉为祖师,想来与那孔子也差不了哪里去。这种名声是这些读书人一生都很难求到的,众人都是明白人,一时朝廷上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等着看笑话的有之,当然支持的人也是有的,总之望着文天祥的目光,样样都有。
而文天祥神色不动,仍然恭敬的说道:“陛下,这套典籍该取何名?”
“就取名为集文录吧!”徐泽想了想道。
“臣遵旨。”文天祥连忙跪下领旨。随着文天祥的话语落下,这个在日后被奉为读书人经典的集文录开始问世了,而文天祥也被后人称为‘嗣圣’而流传后世。同时集文录的编纂成功也是徐泽这位中兴名主的十大功绩之一。
“岳爱卿。”徐泽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岳海闻言连忙出列。“臣在。”
“岳将军。”徐泽微笑道:“朕听说岳爱卿文武双全,朕这里有件事情非你莫属了。”
“但请陛下吩咐。”
“自从我大宋开国以来,太祖皇帝为了防止唐末武将叛乱,一直重文轻武,甚至还有数十年不设武举的现象,导致了我朝武将缺乏,能征善战者甚少,到了高宗皇帝年间,朝中奸臣当道,许多有才能的人都发配到地方,而高宗皇帝有赞成和议,导致善战者更少了,这也是宁宗皇帝时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之一。现在蒙古建国,改名为元,忽必烈虽然雄才大略不逊于朕,但其国内的阿里不花也在和林称大汗,与忽必烈分庭抗礼,虽然阿里不花不是忽必烈的对手,但依朕看来,两年内他们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等他们两年后有结果时,元朝必定已经元气大伤,肯定会修养生息,到那时就是朕出兵之时,但朝廷之上能征善战者太少了。这也是我朝的一大弊病。所以朕准备兴武学,为我军输送将领,更快的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和将军们的指挥水平。这远比你们关门授徒要好的多。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岳海闻言:“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兴武学?”
“朕准备在临安城外建一书院,朕亲自担任山长,你就当个副的吧!而众将军就担任教习,授之武艺、兵法、战阵之学。朕相信两年内,我大宋可以得到许多的有着良好的指挥知识的将军。岳爱卿以为如何?”徐泽微笑的望着岳海。
“陛下此举果然高明,臣等十分钦佩。”岳海禁不住心中的惊奇与惊喜好,毫不犹豫的给徐泽带了一顶高帽子。
“陛下此举乃开历史之先河,常人万万不可及也!”
“陛下真是千古明君。”
……………………………………
“陛下,这武学从何处招收学员?”岳海又提出一个问题。
徐泽想了想道:“这武学是专门为军队输送人才的,当然是优先考虑军队了,其次再考虑其他的人选,每次招收的学员中,军队必须占十之有六。告诉他们,只要进了武学,学习两年合格的人,都将授予校尉之职。不合格的要么接着学,要么就当个低层的指挥者。岳海,进入武学的必须要经过的过程才能录取,不要让某些滥竽充数。你回头订个规矩来。”
众人闻言大惊,没想到进了武学居然有这么大的好处。纷纷想着自己的某个亲戚是不是有个子女有资格进入武学的,只有吴潜摸着胡须开心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