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言战
东部多山脉丘陵,辽东地区的太皇山余脉绵延千里,一直延伸到半岛南端,跨越数国,形成盆地丘陵无数。
也不怨新罗人一直想要将汉江流域纳入怀中,主要是新罗所在的正是太皇山余脉南端的丘陵地带,地理环境实在说不上好。
不过说起来也正因地形的关系,扶余人征服沃沮各部之后一路南下,一些扶余部落顺势征服了百济诸部,却拿新罗人没什么办法,主要就是因为那边地形复杂,让他们没办法继续东进罢了。
而几条大江又将半岛隔成了几个部分,这也正是形成半岛割据局面的罪魁祸首。
一直到千多年之后,依旧如此,除了各国博弈之外,地形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
浿水的发源地就在东部太皇山余脉的狼林山,向半岛西南倾泻而下,奔流入海。
这条半岛上的大河在中原史册记载中可比汉江要有名。
因为秦汉之时浿水以北,皆为汉家郡治,至浿水而止。
现在高句丽王城平壤城所在的平原地带,就属于前汉乐浪郡所属,平壤城便是乐浪郡郡治。
汉末曹魏时,魏军破扶余丸都城,以为把扶余国给灭了,于是回军中原。
不久扶余人死灰复燃,又重建了丸都城,借中原混乱之机,南侵乐浪,玄菟两郡,渐渐据有辽东以及半岛北部疆域。
那时中原正处于五胡之祸时期,外部又面临着先有柔然,后有突厥的强大压力,对于辽东之地已是无暇顾及。
直到前隋统一天下,和高句丽的战争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只是几次征伐,都是损兵折将,这对于向来战无不胜的隋军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杨广起百万大军征伐辽东,当时可谓是天下响应,贵族们更是咬着牙忍受了杨广的征税之举,纷纷去到辽东效力。
比如说李秀宁所率的马邑人马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杨广把战争当做了个人秀,最终闹了个一败涂地,死伤之惨重,比他娘的长平之战的赵国还要甚上几分。
这种程度的中原王朝对外战争的惨败,光就过程和结果来说,也许只有后来的萨尔浒之战能够相提并论一下了。
等到杨广再征辽东,就没什么人愿意跟他玩了,皇帝的信用已经崩溃,谁还愿意跟他到辽东送死?
…………
另外一个时空当中,李世民伐高句丽,也非常慎重。
那个时候,他已经击破了突厥王庭,吐谷浑汗国,薛延陀汗国,以及西突厥王帐,可谓是四夷宾服,海内共主。
这个时候,他才起兵亲征辽东,当时李世民征战半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扎扎实实的建立起了大唐帝国,却还是把高句丽放在了最后。
估计也是受到了前隋屡次战败的影响,不敢轻易提起征伐辽东之事,就怕在这个上面栽了跟头,不好收拾。
当时的情景是府兵们纷纷请命随军,自带干粮兵器,只想从军而行,可以说是举国动员,勠力同心……
这和杨广第一次征伐辽东的时候有点像,要不李渊总觉得李世民是第二个杨广呢,因为他们的性情中,都有对于帝王功业极为狂热的一面。
只是他们又完全不同,才能,手段,眼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大相径庭,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如今的大唐,外部环境好转,于是把枪口就对准了高句丽。
“当年来护儿将军领水军从海路入浿水,于平壤南登岸……”
李靖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点了点平壤城的位置。
杜伏威就笑,“来护儿可把咱们山东儿郎祸害的不轻。”
李靖捋着胡子微微一笑,“他也是奉命行事,要责怪的话,也只能怪炀帝,不知体恤百姓。
当年征伐辽东,征用的山东儿郎还是都去了辽东城下,来护儿将军所率的是江淮壮士,都是他家乡的父老兄弟。”
杜伏威对此不甚了了,对李靖所言就很是不以为然,心中冷哼一声,当年那些狗官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他也不会在这个上面跟李靖较真,顺口说道:“听说来护儿领兵攻进了平壤城,咱们这次带的兵可多,应该不会比他更差吧?”
李靖摇了摇头,“这可说不好,当日炀帝起兵百万众征伐辽东,高句丽的大军主力都在辽东驻守。
来护儿将军领的是偏师,人不过数万众,却有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