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前路艰难
一边的包拯听了,问道:“可在河曲路的时候,就是按一军五万人整训的。”
杜中宵道:“还是那句话,那时候河曲路的对手,是契丹和党项,都按最大数量配置。正确的说军并不是编制,而是一路主帅,下设各个衙门,配备各种兵种。以后改制完成,军和师都直对枢密院,而不归三衙。军师下面,是团还是营归三衙,还要再商量。”
韩琦和包拯对视一眼,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不由摇了摇头,觉得太过复杂。禁军的传统,是阶级制,一切权力归于统兵官,一级压一级。韩琦和包拯已经习惯了这种结构,虽然杜中宵多次说过整训后的不同,他们还是觉得想不出来。以前在河曲路时,一军五万人,由于枢密院和三衙没有改制,他们也没看出跟以前的不同,只是军中的将领多了。
看着两人的神色,杜中宵道:“军令归于枢密院,军政归于三衙。虽然说得明白,但许多时候,哪些事情是军令,哪些事情是军政,却又分不清楚。有的情况下,军令和军政分得太过明白,又会造成衙门扯皮。所以在军中,必然要有一个区分。就是某个编制,是军中的基本层级,这个层级以下的,日常事务全部都是军政,归于三衙。在这个层级以上,则有明显的指挥特点,也可以称为帅。之上的层级,日常事务只是其中的一个衙门,还有许多衙门是专门作战的。三衙只管其中日常政务的衙门,其余的全部归于枢密院。到了战时,下面的军队才会划入这些指挥层级中,此时就是听枢密院军令了。而在平时,日常事务都是三衙管,枢密院并不插手。如此说,你们应该明白了?”
韩琦道:“如此说来,便如军师这些,平时其实不管属下的基本编制军队?”
杜中宵道:“也不能说不管,他们之下不是有个衙门,专管日常事务?军中的军师层级,一面对枢密院,下面还有庶务官,对应于三衙。”
听了这话,韩琦摇了摇头:“好复杂。军中应该令行禁止,一切从简才是。”
赵滋道:“相公,现在军中许多事情,从简不了。要想管得好,必须事事有专人,各负其责。主官总揽大局,不要事事都管。一军五万人,日常不知多少事务,哪里管得过来?”
包拯道:“我大致知道了太尉的意思。不过,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管军,还是为了军权?”
杜中宵道:“两者都有。现在军中的庶务,是统兵官委于亲信或者吏人在管,朝廷不知道。打上一场仗,朝廷只知道花出了这么多钱,却不知道这钱是怎么花的。只知道有这么多人在打仗,却不知道每个人在做什么事情。以后不同了,朝廷拨下来的每一笔钱,都有明确用途。每个人在做什么事情,朝廷也都一清二楚。要做到这点,就要大量军官,就要有统一管理的衙门。”
这是杜中宵在练营田厢军时,就一再提起的,军队要专业化。兵有兵的职责,将有将的职责,军官有军官的职责。利用制度,把这一切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所谓整训,就要形成这样的制度,让将领和军官明白自己的职责。
前几年,由于枢密院和三衙没有改革,河曲路的军队也不符合要求。一军五万人,由于将领多年未换,有渐渐向以前的统兵官管理一切转变的趋势。这一次,就要从最上层的枢密院和三衙改起,下面全军都按新要求,形成制度。
完成整训后,枢密院及以下的各军和各师,虽有完善的指挥体系,却没有直辖的军队。各直辖的军队虽然完整,指挥系统却非常简易,很难进行完整作战。只有皇帝授权枢密院,开始配置军队,军队和作战体系才结合起来,成为真正的作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