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仙女

新七仙女-第6部分

    。尽管12年中风风雨雨,他饱尝了“左”的人物对他的种种迫害,但他爱故乡的感情坚贞不渝。    读他的《春来奶奶》吧:

    “从那些飘失了的绿漫漫的时间里,我仿佛又看见她向我走来。她仍然被压在两捆很重的湿淋淋的青草下面,正从雾里走出来,像个干硬的躯壳在山脊上移动。那灰色的草尖上挂着露珠,闪着镰刀刃口的光亮。我叫了她一声,那两个草捆动了一下,迟疑着向我移过来。她抽出一只手向我摸索着,仿佛想抓住一个久远的往日模糊的记忆。许久,她垂下眼睛。什么也没有说又隐入雾中。从她去的那个方向,横断着墨绿的年月,传来一条山溪抑郁的抽泣……

    请注意董谢翔诗中“奶奶”这一艺术形象。爱与苦难结合一体,诗人饱含深切的敬重和爱戴之情。同对又为贫苦而艰辛的故乡人何日走出贫困而伤心流泪。

    董谢翔的“故乡诗”不同于一般的歌颂故乡的诗歌。他的这类诗既含有养育他的故乡山水赋予的灵秀,又饱含着痛苦与磨难的深刻体验。这就是董谢翔。

    比如《彩妹子》一首:

    “黎明前的寂静里,彩妹子,你又回到了我的心间。

    你仿佛依然走在那条很干的石板路上,去井里挑水。

    街上很亮,干冷干冷的。拂晓的晨光中,那清楚地听见的打水声音,仿佛在水井的石圈上汩汩磨出印痕。你挑满两桶水走了;头也不回地在清晨浅蓝的目光中消失……──啊,隔着儿时冬日的那个寒冽的白昼,彩妹子呀,我又看见了你。你水桶的水依然在我的心里泼响;并且在时间里留下了点点湿印。(1969)”

    探究董谢翔这类诗的奥秘,必须了解董谢翔的成长全过程。

    91、13岁就坐牢

    1952年董谢翔失学后,在故乡劳动了几年。

    13岁那年,县城一个在城关镇任职的极左分子要将他送劳改队。原因就是他热爱诗歌,喜欢涂涂写写。西北的董谢翔一个叔叔回来了,要把他接走。走时,镇里不准他迁户口。他找到另一位秘书,不让那极左头头知道,悄悄给迁走了户口。从此,董谢翔走上了流浪的生涯……

    七仙女第332代后代小七雨兰的述说

    说到这里,他不说了。大家正听得津津有味呢!怎么就不说了呢?小七雨兰说说,他的故事太悲壮,要准备手帕了。

    “那就我来说吧!”小七雨兰说,“因为我最了解他了!”

    92、新中国诞生小桂城诗人

    董谢翔从此踏上了浪迹天涯的路。

    他在不断地出逃,不断地流浪。

    穿着布鞋,身背背包的他来到西北某市的街头。

    经人介绍,他进入西北某一家工厂当学徒工。

    当时他才14岁。他学的是车工。车床太高,他只好在地上垫块砖头,才够高。师傅是上海人。他评价他说:“你是个伢伢五。”伢伢五,上海话,没出息的意思。他学了几年徒工,竟然连个螺丝都不会车。

    他总想逃脱。他害怕机器声,害怕见到车床。他怕马达,讨厌齿轮,讨厌链条,好像它们在咬他,在束缚他,他想出逃。每天早晨,他会抱一部书出来看。

    1959年的一个早上,他梦见了海洋,梦见了森林,也梦见了大草原。

    他渴望去大草原生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那儿没有尔虞我,没有你争我斗,没有极左分子。

    这天上班时,他意外地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青海省委书记高峰写的文章,题目是《欢迎你到青海来》。他兴奋不已。这天晚上,他失眠了。

    93、第一篇作品

    当时的董谢翔在西北某,已经小有名气。

    他1956年进厂,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第一篇发表在《山花》杂志上。从此成为省重点培养的工农兵作家。当年他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某省分会。

    董谢翔记忆最深的是1958年底,省里召开文代会。文代会上,绝大多数与会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只有他不足18岁。人们把他当成小孩子。他怕。会义中途,他躲进厕所去拉尿,之后就不敢再重返会场。他怕见到那些老头,尤其害怕他们那种眼光,害怕那种“金光闪,马达响,红旗飘”的诗诵咏。他赶快溜之大吉。

    当时就立志要写一点另外的东西。比如人与自然,人类美的东西。写生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作品。

    yuedu_text_c();

    入选1958年全国诗选。他刻苦自学,博览群书,16岁开始发表诗作。其诗当年曾入选1958年全国诗选。

    他说他真正的chu女作就是《火炬之歌》。这首诗写于1969年。江南以为:这就是他的代表作,而不是chu女作。他当时只想逃离该地。他不作任何后果考虑,也不想其他什么,他只想去清海,去看湖,看大海,看草原。于是,他的又一次人生的大转折开始了。

    扔掉了当时的工作证,作协会员证,个人档案资料,“让这些东西见鬼去吧!”他只身一人,只带上几本书就冲上了赴青海的火车。他热血沸腾,要为建设祖国的大草原出一把力。

    火车到站时,正是夜半三更,他不知往哪里去。

    但有一点他十分清楚。那就是他要冲出去,冲出黑暗。他读过卡夫卡的《城堡》这篇小说。知道有一个城堡在那儿,但永远不能抵达。他眼前只有一片灯火。他要冲出去。朝那电灯火冲出去。冲出去,冲出去!

    94、到青海写诗去

    他终于到青海了。青海的有关领导见了他,并阅读了他的作品。他们很欢迎这位勇敢的年轻人。他被安排在柴达木行政委工作。他不愿意在机关为做官的“提鞋子”、拍马溜须。他要求要下去,下到基层去,到草原去,当工人。

    这段时间,他跑遍了柴达木草原、阿尔京山。

    他发疯似的创作,创作,再创作。

    他写了很多很多诗,可惜不少都已经流失。

    记得有一组诗叫《阿尔京生活》,写一只孤鹰在他,它十分迷惘。但它仍然要他。他老是被枪口追踪,老是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瞄准着。它越飞越高……

    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写信回来,寄来诗,也寄来他的草原生活感受。他的信和诗,不啻是一颗颗新鲜的炸弹,在工厂内外炸响,震憾了工友们的心。他们大羡慕他了。他,这只自由他在大草原上的鸟儿,他的生命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他的诗和信在召唤着工友,文友们:到大草原来吧!结果,工厂里男女工友停工了。停三天,他们都跃跃欲试,准备赴大草原。厂人保干部着急了。他们带上他诗和信,也想去大草原。他们受了他作品的诱惑。去大草原得找个借口。于是,他们找公安部门借了手枪,还有手铐,说是前往大草原去铐他,他铐回来。

    95、大草原

    在大草原游完并尽兴之后,这几个保卫干部恶作剧式地把他带回工厂,并以莫须有罪名送进了柴达木第一监狱。他所谓罪名是:“畏罪潜逃,偷越国境”,“怀着刻骨的仇恨”的“现行反革命”。天真的文学艺术家、新崛起的一代诗坛新秀,这颗闪亮的新星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他,如果不是他在狱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想象力,写作不辍,也许他今生今世就与诗无缘了。听到宣读他的罪名时,他即昏迷过去。

    他醒来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已坐在监狱之中。

    他的一位师弟,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崇拜他,跑到监狱来救他,为他奔走告状,也被抓入牢。

    那是一个极左的年代。许多优秀知识分子都在那一年中被划为右派,打倒在地,何况他,这名天真幼稚而赋有天才的诗人呢。

    第十四集下 愤怒出诗人

    96、愤怒出诗

    董谢翔监牢中写下不少诗篇。在柴达木第一监狱被冤枉地坐了一年牢房。他在那里,灵魂受到极大的震动。他感到窒息。他的灵魂想出逃。他要抗争。他要向命运挑战。一年后他留在了那里。监狱的管教干部见他一个文弱书生,举目无亲,没有地方可去,他便留下来了。不久,他去一个公社的煤场拉煤碳。那个煤矿,洞里没有支架,随时都有可能倒塌。一个个的煤船爬进爬出。后来矿工查他的档案,发现他有教养的一年历史,又把他当成了阶级敌人,要批斗他。他跑了。

    一个更远的地方。

    那是一个瑶族乡。叫西北某梅潭采茶厂。瑶山上遍地都是茶花开,采茶姑娘歌声不断。她们无忧无虑地采着茶,就像一群天使一般。他这里仿佛找到了灵魂的温柔之乡。他不再感到痛苦。也没有风险感。成天,他和姑娘们歌舞翩翩,采茶生活,他想就在瑶山结婚生子算了。因为姑娘们个个都喜欢他。采茶女给了他写诗的灵气。温柔之乡啊温柔之乡,你能够栖身远方游子浪迹天涯的那颗漂泊苍凉的心么?

    97、厄运难逃

    “文革”风云起,他有逃脱厄运。他被揪出来,打成了“牛鬼蛇神”。茶厂一外调,左查右查,查出他的社会档案,原来教养过,显然地是“四类”、“黑五类”分子,给他扣上顶高帽子,送劳教,判10年徒刑。那时候,连判刑都不用宣判大会,由某人某官说一句就行了。这是一个黑白颠倒的岁月呀。

    中央下了一个紧急通知。他平反了。

    茶厂厂长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发现他表了不少文学作品,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备加厚爱。他为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被批准回西北某市去了。

    98、具有战斗性的先锋

    作诗歌的源头是什么?

    yuedu_text_c();

    仅仅是坎坷和不平吗?

    不。梅花香自苦寒来!

    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把一个完全可以继承谢灵运时代的田园风光诗人,变成了另一个具有战斗性的先锋诗人?

    细探董谢翔诗歌创作的源头,他现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受着谢灵运时代的影响,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苦苦追求着,练习着。

    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茶厂回到西北某后,他加了文化沙龙。这是60年代来,朦胧诗开始冒芽。他山之石朦胧诗的启蒙者之一,他当时正潜心于文友家中创作。那位文友就在他家常举行菊会诗会,以诗会友。他们常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他于文学,启蒙于少年时代。儿时他在灵运家乡县城西街生活。他发现县城谢家一阁楼里有大批藏书,他一一拜读。他就在那儿拜读了邓肯、惠特曼等人的大著。

    父亲有一本日记,名《父裕日记》。打开那本日记的扉页,有一幅照片,一片晨曦照在湖泊上。有船儿静静泊着,几句诗。他喜欢那幅图和那首诗了。他至今还可以背下那首诗来:

    刹那间,白茫茫的晨曦一片

    岸边的追求者呀,你快往前推进吧

    伟大的太阳正从深黑的地平线上渐渐

    升腾……

    这几句诗给他一生的影响非常大。

    每当他碰到厄运时,他便想起这几句诗。

    还有,惠特曼的诗他也格外喜欢。

    “老年是更美的……”

    父亲留下的这批名著固然是他文学的启蒙,而小桂城文化馆的大量藏书,则是他的业余大学之所在。文化馆管理员见他如此爱书如命,便允许他借大量的书出去。察其家族,他父母都是爱文学的,“文学细胞”比较地多。家庭、故乡与文学三者构成了他的创作基因。由于他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因之他受外国影响颇深。比如美国、法国、卢梭、狄德罗,启蒙哲学家,俄罗斯文学,托尔斯泰。在外面高呼万岁的火热斗争时候,他热衷于研究外国文学。同时研究绘画、音乐。人们似乎把他忘却了。他也乐此不彼。

    99、《火炬之歌》

    这样,便有了他认为是chu女作的《火炬之歌》。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谢冕曾在《诗探索》中评论这首诗。他说:“1969年他写了《火炬之歌》。一支发光的队伍,一条静静流动的河,它的背景是暗黄的苍茫的天幕,这种行进是想像中辉煌,它无声而且不具形,因而这火炬张大的是一万条发光喉咙。

    “这出现在60年代末的火炬的长河让人想起40年代初期艾青的《火把》,艾青的火把可能是某次或某几次游行的诗意陈述;而他的火炬则是充分想象的,它只是诗人灵魂深处的某种幻觉的光的进行。

    “60年代较之40年代更为严酷的现实,60年代事实上不可能有这样公开的火的宣告。但他们对于光明的向往以及抗争的热情都完全相通,他从艾青那里得到理想精神的承传。

    “但他属于在疯狂的民族自我戳杀中呼唤光明和良知的一代人。”

    他“要唤起那些‘被时间遗忘了时间的/思想像机械一样呆板的’人们从麻木中醒来,他对于现实的尖锐批判展现极鲜明的时代性,‘为什么我们要对偶像顶礼膜拜/被迷信囚禁我们活的意念、情愫和思想。’这一连串的拷问出现在取缔思想自由的年代,表现出锐敏和勇气。”

    董谢翔的《火炬之歌》作于1969年。那么,他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境下创作这首长诗的呢?据诗人本人介绍说,当时,他在一个天主教堂的顶楼上。白天,他蒙住窗,用黑布罩住灯光,在一个光圈下写成这首长诗。写作之前,他一个劲地躲在床上抽烟,看一个火星接一个火星在跳跃。突然间,灵感被激活了,他来来去去地走动,心无法安宁了。他迅速伏案疾书,只穿一件白衬衣,最后他把衬衣也扯破了。据他说,这事已半个月,他的心情都无法平静。逢人便朗诵。在街上遇到人便大声朗读。一次,他居然斗胆在西北某公安局门口朗读。当时听他朗诵的人挺多,人家说诗人你快走,公安局的来抓你了。但他还沉浸在艺术作品的快感之中,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危险。直到有人猛地在他后脚窝上踢一脚,他才清醒过来……

    这就是他,一个率直、没有城府,几分儿童式的天真的当代诗人。

    这时期他写了许多诗,都是关于故乡的回忆。这些诗都是在陪斗、游街之余,人们把他忘记了的时候写出来的。

    100、平反

    1968年他平反后回原单位工作。次年调西北某针织厂。

    完成《火炬之歌》这样一部人生全景式体验,包括了人文、自然科学的诗。他出了第一部诗集,反映“文革”的。题目叫《马蚤乱》。“他是这一类在黑暗与光明交会时刻的诗人代表,像他们在压抑中用传统方式唱出受压抑声音的诗人还有哑默等。这些诗人的诗歌创作以明确的对于灾难性现实的批判思考而有别于传统的颂歌形态。但他们又以坚定的理想激|情体现了与50年代诗歌精神的接续,他们的力量在于批判历史和现实的勇气和独立精神。”著名文学评论家评论他说。

    《火炬之歌》写于动乱年代,举国上下都在高呼万岁的狂热时代,他却写出了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诗篇,这是一个先智者诗坛先驱者所具有的独特的眼光与勇气。可惜,他这首诗在当时只被成千上万的学生传抄。他造访故乡的时候,一位县委秘书就说他在大学时办墙报,就曾抄录过这首诗,并公布于众。

    《火炬之歌》发表后,他一鼓作气,完成了一部《火神交响诗》。

    yuedu_text_c();

    请看评论家的说法:“超前形态的愤激的声音具有诱发的力量,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灵智。他们(指他等诗人)创造了传统的方式而充盈着反叛精神的忠实于特定时代的艺术方式。这种方式面向中国新诗的未来,却发于过去那些优秀的艺术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激|情淘筛了以往的矫饰和虚夸,而他们的追求和把握时代而对之实行批判,正是这些过渡性。诗人对中国新诗在新时代求得开拓发展的贡献。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启蒙──当然还由于别的一些因素,中国新诗随后产生的巨变方才成为可能。”

    他,毫无疑问成为中国新诗尤其是朦胧诗的启蒙者之一。

    《火神交响诗》写于1969年至1976年这段特殊的动乱年代。

    诗人的在这卷诗的前页写道:“谨以此这写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年代的诗,献给在迷惘、怀疑、愤怒中思考的一代。它们是昨日的喘息,是未干的血泪;是梦境,是呼吸;是心灵世界的漩涡,是久久地久久地喑哑在喉头的歌……”

    101、《火神》

    1976年初,正是“四坏蛋”横行最厉害的时候,诗人以大无畏的勇气,写下了《火神》诗,表达了他对这个黑暗颠倒的世界的尖锐批判。这种勇气,不是许多诗人都所拥有的。诗人在《火神》中,呼唤着文明社会的到来。

    诗人一生追求光明,追求人性的彻底解放。他渴望“让素不相识的人成了相识的朋友/让彼此隔阂的敝开了解的门户/互相怒视的因你而搭起了宽宏的桥梁/长
返回 >> 返回书页 >> 新七仙女目录

火鸡小说网是分享热门小说的开放平台,所有小说由热心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予以处理。
Copyright © 火鸡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